建筑防火如何分类,建筑设计时防火间距有什么

2023-12-29 15:23 admin

  建筑防火如何分类,建筑设计时防火间距有什么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及火灾危险性,对建筑物防火设计进行分类,世界各国有各自的规定。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将建筑分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一些特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那么,建筑防火如何分类,建筑设计时防火间距有什么要求?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


  建筑防火如何分类,建筑设计时防火间距有什么要求?建筑防火的分类: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建筑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梁、柱、楼板、墙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一般说来: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结构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墙组成的混合结构;


  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是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


  四级耐火等级是木屋顶、难燃烧体墙壁组成的可燃结构。


  防火等级主要是说建筑保温材料,分为A级不燃型,B1级难燃型,B2级可燃型,也称阻燃型,B3级易燃型。
 


  建筑防火如何分类,建筑设计时防火间距有什么要求?建筑设计时防火间距的要求:


  为防止火势通过辐射热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建筑耐火等级越低越易遭受火灾的蔓延,其防火间距应加大。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6米,它们同三、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7米和9米。


  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所以高层主体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5和18米。


  厂房内易燃物较多,防火间距应加大,如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或它们和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三、四级耐火等级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2和14米。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或库房,应远离建筑物。